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1-05-1010时09分 浏览次数: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1年1月21日在隆化县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隆化县人民政府县长   李  东

 

各位代表:

从今年开始,我县已进入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时期。根据县委十四届八次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隆化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县政府制定了《规划纲要(草案)》。现在,我代表隆化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及2020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艰巨繁重的脱贫任务、日益加大的环保压力、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

——五年来,我们聚焦经济发展,迈上了“总量进位、质效提升”的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累计完成649.6亿元,年均增长5.9%;实现财政总收入47.6亿元,年均增长8.3%,其中地方公共预算收入23亿元,年均增长7.5%,税收收入占比始终保持在8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位居全市前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04.5亿元,年均增长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040元、11058元,年均分别增长8%、1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41家,增加值年均增长5.2%。全县新增保险机构7家、融资性担保机构1家,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15亿元,贷款余额154亿元,分别是“十二五”末的1.8倍、2倍。

——五年来,我们决战脱贫攻坚,夺取了“摘帽出列、全面小康”的新胜利。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25.4亿元,157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9.4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高质量完成国家脱贫攻坚普查,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创新实施扶贫云平台,农村人口全部实现“ABCD”分类管理,“八字工作法”获省脱贫攻坚创新奖。全力推进产业扶贫,创新“政银企户保”“险资直投”模式,累计撬动支农贷款19.3亿元,贫困人口实现产业就业全覆盖,两重以上覆盖率达88.9%。“政银企户保”扶贫模式入选全国产业扶贫十大典型案例。累计改造农村危房15950户,修缮老旧房屋4742户,硬化村内街道215.5万平方米,建成饮水安全工程426个、集中安置小区30个、配套产业园区54个,8120人易地搬迁任务全部完成,农村居住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兜底保障等政策全面落实,“两方四送三服务”慢性病管理做法全省推广。

——五年来,我们聚力产业项目,实现了“规模聚集、链条延伸”的新突破。持续用力强招商、上项目,“1+2+N”特色产业成为隆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文旅医疗康养产业聚集发展。全力推进热河皇家温泉康养度假区建设,成功争创“中国温泉之乡”,热河山谷、中盛御泉、天域江南等17个重点项目全面铺开,承德市第三届旅发大会成功举办,35公里生态河道、15公里慢行系统、万亩美丽农业、公路沿线民宿成为隆化展示对外形象的靓丽名片,五年累计接待游客882万人次,实现收入75亿元,比“十二五”分别增长91%和227%。钒钛新材料及制品产业链条发展。泰山石膏、黎河肥业、钛能轧钢3D打印、英曼卡非金属3D打印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矿山资源整合强力推进,磷精粉深加工产业链逐步形成,以尾矿砂综合利用为主的建材产业初具规模,钛产品向3D打印、钛合金新材料高端延伸,综合产值年均增长8%。食品医药产业规模发展。持续壮大“一主两辅”产业规模,完成种植结构调整5万亩,全县肉牛饲养量达48.3万头,蔬菜、中药材、草莓、特色林果种植面积分别达21万亩、17万亩、7500亩、5万亩,隆化肉牛、隆化番茄、隆化苍术等多项产品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商标,获评“中国肉牛之乡”“中国好粮油示范县”,成功创建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五年来,我们加强生态建设,打造了“天蓝水净、地绿山青”的新环境。全力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提升。污染防治成效明显。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1+18”行动,累计取缔燃煤锅炉559台,推广洁净型煤18万吨,PM2.5浓度由49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7微克/立方米。严格落实河长制,集中开展河湖违法综合整治行动,山水林田湖、滦河武烈河综合整治等生态治理项目顺利实施,治理水土流失300余平方公里,地表水监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生态屏障日益牢固。五年造林16.7万亩、义务植树400万株,森林覆盖率达59%,伊逊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全力开展“5+1”“1+4+10”“6+1”专项整治,彻查违建别墅问题,依法拆除违法占地58宗、14万平方米,修复绿化矿山5.8平方公里,整治责任主体灭失矿山31处。农村环境显著改观。全面推进农村环卫市场化运营,行政村实现第三方环卫保洁全覆盖,沉积多年的农村垃圾一次性彻底清除,农村环境根本改善。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累计完成村庄绿化1万亩,改建户厕3.1万座,357个村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管控,成功争列生态环境部农村污水治理试点示范县。

——五年来,我们统筹城乡发展,形成了“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新格局。全面启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0%。县城建设成效显著。全力推进县城建设三年攻坚,15条主干路网改造提升及雨污分流全部完成,皇姑路、工业路、通站街等一批断头路成功打通,绿化、亮化、管网入地等市政配套工程同步跟进,绿地面积达343.3公顷,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县城、省级卫生县城。统筹推进旧城改造和新城开发,原阀门厂、原小班车站、金风电控南厂区等11个片区征收有序推进,阳光新城、锦绣西山、尚城国际等23个房地产项目开工建设,改造提升老旧小区81个,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2100户。第二热源厂建成投用,县城集中供热普及率达90%,燃气普及率达97%。城市管理日益规范。强势推进综合执法,健全完善网格化管理、“门前五包”工作机制,拆除“双违”15万平方米,土城子区域112处违建顽疾彻底根除。早市、集贸市场改造提升加快推进,城南综合市场建成投用,县城环境“脏乱差”问题有效解决。环卫市场化扩面运行,建筑垃圾处置场、餐厨垃圾处理厂、第二垃圾填埋场、粪便处理厂建成投用,县城机械化清扫率达85%,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基础短板加快补齐。累计投入交通资金32亿元,张承高速连接线、国道111线、省道承围线,县道韩七线、宁石线、姚中线、步滦线等44个重点项目全面竣工,建设干线公路59.9公里、农村公路885.6公里,通村路和村主街道全部硬化,成功创建河北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架设高低压线路475.5千米,新改建变压器524台,全县行政村全部通入动力电。村镇建设亮点凸显。茅荆坝成功撤乡设镇,白虎沟—步古沟完成合乡并镇,调整安州街道、原隆化镇部分行政区划,正式设立苔山镇。高标准实施美丽乡村“12+1”专项行动,七家—茅荆坝区域获评省级美丽乡村精品片区,七家镇入选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省级温泉特色小镇。

——五年来,我们突出共建共享,展示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新成效。累计投入民生资金147.6亿元,较“十二五”增长89%。社会保障扩面提标。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连续调整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养老金待遇,城乡低保标准比2015年分别提高140%和91%。教育事业跨越发展。投入资金9亿元,高标准建成新一中、第四小学、第二幼儿园、华冠学校、天卉中学等一批现代化中小学校,改扩建学校230所,新增学位8200个,城区“大班额”问题有效缓解,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评估认定,代表市政府通过省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健全城乡教师交流补充机制,新招录教师1354名,第一中学获评省级示范高中,5年来268人考入“985”“211”高校,连续多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超过1000人,教育教学质量取得历史性突破。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妇幼保健院迁建、疾控中心改造项目建成投用,县医院异地新建项目年底投入使用,全县医疗床位达2399张,是“十二五”的1.4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县医院、中医院为龙头的“网核型”医共体全市领先,成功争列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和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县,典型经验做法被国务院深化医改领导小组刊发推广。全民健康信息化项目扎实推进,县乡村三级医疗资源互通共享,卫生室实现乡村一体化管理,分级诊疗、药品零差价制度全面落实,县内就诊率达80%,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大幅缓解。文体事业繁荣发展。体育馆、游泳馆等体育设施全市领先,成功举办心连心艺术团慰问演出,河北梆子《卧云岭》荣获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舞蹈《欢乐满乡》获评省燕赵群星奖。县乡村三级文化惠民网络逐步完善,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书屋实现全覆盖。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抓好森林草原防火、防汛抗旱、食药品安全等各项工作,连续5年获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优秀县区。扎实推进平安隆化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被评为“全国禁种铲毒先进单位”“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

——五年来,我们强化管理提效,体现了“廉洁高效、务实有为”的新作风。致力于抓改革、扩开放,强管理、提效能,解决了一批沉积多年的历史遗留问题,办成了一批事关发展的大事难事。深化改革创新。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行政审批局挂牌运行,“办事一次成”“多证合一”全面推行,331个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受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市场主体达2.3万户。智慧隆化上线运行,城市大脑指挥系统高速运转,资源利用效率和行政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创新全过程绩效管理模式,国控集团资产运营管理持续提效,成功创建全省绩效预算示范县。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家,绿色有机食品认证标志达30个。扩大对外开放。举办系列大型招商推介活动,热河山谷、中盛御泉、泰山石膏、天地壹号、环保科技设备产业园、挪宝集团清洁能源等48个亿元以上项目落户隆化。经济开发区“一区五园”规划全面启动,基础设施全部达到“九通一平”,入园企业达116家,202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4亿元、税收3.5亿元,较“十二五”末分别增长83%和91%。强化自身建设。深入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健全完善“三重一大”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推动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改革,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97件,政协提案377件,按时办复率100%。此外,妇女儿童、民族宗教、退役军人、档案史志、残疾人、双拥、气象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特别是刚刚过去的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第一时间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应急响应,迅速成立防控指挥部,组建12个工作专班,全员投入疫情防控,落实落细各项措施,着力推动疫情防控常态化,取得了“零确诊、零疫情”的阶段性胜利。与此同时,我们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运行抵住了风险挑战,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5%;全部财政收入增长2.6%;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8.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0.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和8%。

各位代表,回顾五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在挑战中前行、在困境中奋进,付出的努力非比寻常,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县人民的团结奋斗、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离不开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全县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县域优势潜力挖掘不深、特色产业链条不长、产业结构偏重、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改革开放力度不足、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十四五”时期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五年,也是我县机遇叠加、借势而为、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十四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围绕全面建设新时代美丽幸福新隆化总目标,突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支撑区、全国特色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京津冀现代农业发展试验区、京北森林温泉康养休闲度假区“四区”发展定位,深入实施“1368”发展战略,以“生态强县、绿色发展”为引领,全面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全面融入以首都为核心的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全面融入全市“三区一城”建设;坚持“守底线、强动力、快转型、提质量、补短板、惠民生”;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壮大特色产业、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强化改革开放创新、构建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深化社会治理、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积极贡献。

“十四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不低于5.5%,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良好开局。具体工作中,实现“七个显著”。

——生态文明建设显著进步。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和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对京津冀“两区”建设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绿色发展理念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得到有效贯彻,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取得新进展,生态文明水平持续提升。

——经济质量效益显著提升。高质量发展体系更加完善,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1+2+N”特色产业对县域经济支撑作用明显增强,综合经济实力达到新水平,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

——结构动力转换显著进展。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城镇空间格局与产业布局得到优化,城镇宜业宜居品质得到明显改善和提升,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城乡融合发展成效显著,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升。

——改革开放创新水平显著提升。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支撑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更加健全,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营商环境更加优化,“三个全面融入”取得突破性进展,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活力迸发。

——人民生活品质显著改善。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更加合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较快增长,教育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完善,健康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高。

——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积极进展,民主法治更加健全,服务型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不断增强,法治隆化、平安隆化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基础更加稳固,突发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

2021年重点工作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的开局年,更是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起步年。开局即为决战,起步就是冲刺,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意义深远,影响重大。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全部财政收入增长7.4%;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和8.5%。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八方面工作:

(一)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聚力攻坚。坚持以龙头带动培育特色产业,以项目聚集打造产业集群,为经济高质量增长提供强有力支撑。

做强“1+2+N”特色产业。制定出台《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条现代化。文旅康养产业,高标准编制文旅康养产业规划,抓好田园观光、温泉康养、文旅休闲、精品民宿等业态布局,大力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全力打造热河皇家温泉康养度假区。以乡村振兴示范区、温泉康养特色小镇建设为引领,加快推进热河山谷、中盛御泉、温泉山居、嘉泰温泉、花仙谷、月亮湾等重点项目建设,统筹推进地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强化区域环境综合整治,促进民宿经营规范管理,构建高中低档衔接搭配的旅游体系。全年接待游客90万人次以上,实现综合收入7亿元。钒钛新材料及制品产业,强力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延长钛磷硫综合利用产业链条。巩固提升黎河肥业、泰山石膏等龙头企业生产能力,加快推进史丹利百万吨复合肥、泰石岩棉玄武岩纤维、泰山石膏珍珠岩保温材料项目建设,打造“钒钛磁铁矿综合选→磷精粉→磷复合肥→新型建材”循环经济产业链。充分发挥钛能轧钢项目带动作用,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引进高端钛材料生产研发技术,推动钛产品扩能提质,打造“钛精粉→高钛渣→海绵钛→钛材→3D打印钛合金材料”完整产业链。全年钒钛新材料及制品产业综合产值达到6亿元。食品医药产业,实施龙头项目11个、总投资26亿元,打造“一主两辅”龙型经济产业集群。突出“隆化肉牛”国标品牌和产业基础,全链条编制隆化肉牛产业发展规划,细化“龙头→基地→标准→供应”全产业链扶持政策,大力支持壹号食品、北戎、冀康等龙头企业开展精深加工,构建“养加销”一体化产业链条,打造百万头肉牛基地。依托2个省级农业园区,加快推进北京麦金地餐饮基地项目建设,扩大订单果蔬种植面积,推动设施果蔬向“产加销储”全产业链延伸,打造京津绿色食品直供直销基地。突出中药材品种优势,完善道地药材种苗培育体系,建设规模化种植基地,支持大连医诺、畅隆中药材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打造中药产业一体化经营发展先行区。特色装备制造产业,全力推进金风电控异地迁建项目建设,支持阀门、新风、输送机械技术创新,吸引上下游关联企业集聚。借助生态环境部对口帮扶和中国宜兴环科园资源优势,共建“中宜环境医院隆化分院”,推动环保科技设备产业园一期项目开工建设,打造环保设备生产基地。全力推动挪宝中欧产业园项目落地实施,打造地源热泵零部件生产基地。全年特色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6.6亿元。清洁能源产业,科学编制产业规划,保障用地供给,力促隆化广晟敖包风电项目年内并网发电,全县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到20万千瓦。

强化园区平台支撑。完成开发区总规修编,大力推进孵化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园燃气站、污水处理厂及配套道路工程建设,提升园区综合承载力。健全完善入园项目综合评价机制,清退盘活低效停产企业,严控项目入园质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要素保障服务,力争年内新入驻企业15家以上,增加就业岗位400个,开发区主营业务收入、税收收入分别增长10%和7%。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全面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把该减的税减到位,把该降的费降到位,让企业轻装上阵。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创新出台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持续优化市场准入、审批许可、市场监管等各方面发展环境,力争年内新增市场主体3000户以上。充分发挥企业服务中心作用,深入开展“精准服务、助企发展”系列行动,“一企一策”解决企业发展实际问题。

(二)围绕生态环境改善聚力攻坚。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目标,建立更加严格的环保约束机制,推动生态建设、保护与经营有机融合。

全方位加强生态建设。高标准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京冀水源林等21个、总投资1.2亿元绿化工程,全年完成造林2.5万亩、义务植树40万株。全面推行“林长制”,健全森林资源管护机制,持续加大封山禁牧和护林防火力度,严厉打击涉林违法行为。实施燃煤锅炉取缔、扬尘综合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重点工程,确保第二热源厂、喜上喜水泥稳定运行,提升节能减排实效。统筹实施滦河生态修复、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庙宫水库伊逊河河道补水等保水项目,年内建成水源节水工程195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平方公里。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年内完成5处责任主体灭失矿山迹地修复,对不具备整合条件的矿山依法全部关闭。

全领域开展生态治理。深化“减煤、治企、控车、抑尘、禁烧”大气污染防治,严格管控秸秆焚烧、烟花爆竹燃放和散煤燃烧,保持“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以争创“承德市创新河湖长制体制机制试点县”为契机,创新河湖生态管护机制,推进“智慧水利”监管平台建设,完成河湖岸线划界确权,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严厉打击非法排污行为,确保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加大有机肥推广力度,减少化肥农药用量,严厉打击非法倾倒危险固体废物行为,坚决打赢净土行动持久战。

多途径推进生态经营。全面摸清自然资源资产底数,探索生态资源资产转换路径,推动林权、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市场化交易,争取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支持。实施“森林效益提升年”行动,大力推广近自然经营模式,多措并举调整林分结构,建立规范有序的林权流转交易机制,推动造林向营林转变。年内改造人工林5万亩。积极拓展森林资源经营业务,持续扩大经济林种植规模,带动群众参与经营,分享生态红利。年内建成林苗示范基地1个,新增经济林2600亩以上。深化滦河流域跨界生态补偿机制,全力争取污染防治资金支持。

(三)围绕乡村振兴聚力攻坚。推进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力促农业转型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整体提升。

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保持脱贫政策稳定,依托“智慧扶贫云平台”对重点人群实施常态化监测预警,健全完善脱贫人口防返贫长效机制,确保脱贫人口不返贫、边缘人口不致贫。抓好产业帮扶衔接,落实“到乡到村带户”扶贫政策,建立规范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持续扩大产业覆盖范围。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多渠道促进劳动力就业,实现搬迁人口稳增收、能致富。以补齐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短板为重点,强化扶贫项目库管理,推动扶贫项目向产业龙头倾斜,实现资金变资产。认真开展扶贫项目资产核查和确权登记工作,明确扶贫资产权属,确保管护责任落实到位。

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年内改造高标准农田2万亩、新增耕地2000亩,确保粮食综合产能稳定在20万吨以上。按照“四区三带”产业布局,完善全产业链扶持政策,因地制宜发展品牌高效农业,全面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增强乡村振兴产业支撑能力。年内优化调整种植结构4.8万亩,新增设施菜种植面积3000亩、草莓2000亩、中药材5000亩。着力打造步古沟—郭家屯道地药材、汤头沟—唐三营万寿菊、中关-唐三营设施果蔬、七家-茅荆坝观光林果4个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力争七家—茅荆坝区域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隆化省级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晋升国家级。

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落实人居环境改善“一把手”工程,全面推进“五清三建一改”,建成垃圾中转站6座,绿化村庄30个,改建户厕1万座。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环卫考核机制,规范农村第三方保洁运作,探索农村垃圾收费制度,开展垃圾临时存放点整治清理,构建“户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农村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提升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益,全面完成行政村污水处理设施试点工程,确保农村纳污坑塘有效整治。突出抓好环境整治示范村建设,以点带面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不断提升。

(四)围绕消费提质升级聚力攻坚。抢抓高铁时代机遇,发挥特色产业优势,提升公共服务供给,全面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内需消费体系。

提高产品供给质量。紧盯京津消费需求,争创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示范县,推进“承德山水”公用品牌建设,强化产品营销推广,推动隆化农产品进京津市场、上首都餐桌。全年新增有机农产品认证企业3家、绿色食品认证农产品5个,农产品京津市场占有率提高20%以上。深入挖掘文旅医疗康养产品,统筹“商养学闲情奇”要素,积极策划体育旅游赛事活动,多渠道开展旅游宣传推介,吸引京津冀及高铁沿线城市客源,增加旅游二次消费。健全完善产品质量可追溯机制,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净化消费环境。

扩大公共服务供给。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便民市场设施建设,以优质学位、医养床位等公共服务供给,创造消费新需求。增强社区养老服务供给,推广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着力提升消费层级。实施家政服务提质扩容行动,培育家政服务品牌,释放家政消费潜力。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进奥体中心、游泳馆市场化运营,提供多样化消费体验。完善租售并举的住房供给体系,实施阳光新城三期、龙骧御府二期等房地产项目19个,同步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秩序,促进房产消费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推进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县城经济,加快推进商贸综合体建设,依托千润、鸿兆等购物广场引进知名连锁商超,构建“夜经济”商贸圈,打造消费聚集区。发挥三强物流综合市场引领作用,有序推进农贸市场改造,引导商贩归行入市。加快推进鸿兆商贸智慧物流、城镇冷链物流、投递配送设施建设,打通产品与市场链接渠道,打造辐射县域、统筹城乡、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商贸物流体系。深化与京津知名商超企业合作,广泛对接天津“农晓时”、国家扶贫“832”等电商平台,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全方位融入环首都农产品物流圈。充分发挥“守山大叔”网红效应,大力发展网红经济、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提升农产品网络销售能力。力争全年农产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0%以上。

(五)围绕城乡统筹发展聚力攻坚。紧紧依托承德市中心城区建设,优化城乡开发布局,形成县城引领、区域互动、轴带连接、多点支撑的城乡互动发展格局。

优化空间布局。高标准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同步启动新一轮森林资源保护规划、自然保护地规划编制,推动国土空间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及其他各类规划有效衔接,实现多规合一、供需统筹。科学划定“三区三线”,做大中心城区,统筹七家—茅荆坝、张三营—唐三营、韩麻营—中关、郭家屯等重点区域开发,建立“一带两轴、一核四区多节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实施土地增减挂钩项目4个,推进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调剂,增加收益1.5亿元以上。

做强中心城区。持续用力补齐县城基础设施短板,强力推进工业路、兴洲路、通站街、公园路、安州街北段、荣顺街南段等10条道路改造提升及雨污管网配套工程,同步实施强弱电入地,推进“多网合一”,彻底优化升级城区路网。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停车场建设,着力解决县城停车难问题。规范户外广告牌匾设置,实施重要节点建筑物外立面美化改造和楼宇亮化,打造一批特色游园绿地,促进县城品质全面提升。科学实施城市景观生态治理PPP项目,推进绿化养护市场化,年内完成伊兴湖公园10公里滨河景观廊道建设和土城子公园、苔山公园改造提升工程。稳步推进原阀门厂、老交警队、原大有玻璃厂等片区征拆工作,加快县社家属院、龙骧小区等10处老旧小区改造和2栋公租房建设,着力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持续扩大县城集中供热覆盖面,年内新建换热站5座,铺设供热管网4.1公里。提升县城环卫作业标准,加快实施污泥处置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封场等基础配套工程,力促建筑垃圾处置场、餐厨垃圾处理厂、第二垃圾填埋场、粪便处理厂规范运营。强化城区网格化管理,整合数字化城管视频监控系统,常态化开展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完善门前五包、城区环卫有偿服务等工作机制,严厉打击私搭乱建、乱停乱放、占道经营行为,切实管好城市秩序。

建设特色村镇。科学定位各乡镇发展目标,完善配套设施,培树支柱产业,着力打造七家(茅荆坝)温泉康养名镇、张三营(唐三营)现代农业大镇、中关(韩麻营)临空工贸强镇、郭家屯特色产业强镇和商贸物流重镇。积极探索新型农村社区、现代产业园区、乡村生态功能区“三区同建”模式,有序引导偏僻自然村居民向中心村聚集,行政村居民向中心镇集中。建立健全农村宅基地管理机制,清理整治闲置宅基地,逐步规范农村建房秩序。

(六)围绕改革开放创新聚力攻坚。坚持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以开放增强发展后劲,以创新厚植发展优势。

持续深化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编制政务服务事项目录,规范政务服务行为,持续推进“一网通办”,确保行政权力事项“办事一次成”实现率达95%以上。加快推进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行“多评合一”“多图联审”“并联评价”,确保评估评审时限压缩50%以上。深化“承德办事一次成”,搭建集数据存储、身份认证、资金结算等功能于一体的“一卡通”信息平台,构建现代社会诚信体系。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管理,提高运营效益。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启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拓展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应用,推进土地“三权分置”,促进土地经营权、林权、“四荒”使用权、集体经营性资产流转交易。深化人事编制改革,规范编外人员管理,通过市场化办法逐步消化自聘人员,减轻财政负担。巩固扩大县乡机构改革成果,适时启动事业单位改革工作。

实施开放带动。纵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围绕区域协同、生态协同、市场协同、服务协同、产业协同,开展产业链招商、园区招商、以商招商,主动承接京津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全面融入承德“三区一城”建设,促进公共服务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共建共治。力争全年组织招商推介活动6次以上,引进亿元项目10个以上。

强化创新驱动。抢抓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重大机遇,全力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深化与高校院所对接合作,借助省直厅局院校帮扶,建设上下衔接、需求适应、契合实际的新型创新平台,推动一批前沿成果转化落地。年内争取科技成果转化2项,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采取“周末工程师”“双薪双聘”等多种形式广泛引才引智,夯实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年内引进培养高端人才30人以上。依托各类培训平台,开展科技惠农培训,有针对性地培养实用型人才,年内培训乡土人才2万人以上。建立科技特派员制度,鼓励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业生产服务,促进科技力量向基层一线延伸,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七)围绕重大风险防范聚力攻坚。树牢底线思维,增强红线意识,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严防财政金融风险。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格执行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大幅压缩一般性支出。全力做好省政府民族县现场办公筹备工作,最大限度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完善“政银企户保”“险资直投”运行模式,健全风险防控机制,严厉查处违规借贷行为。健全债务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坚决杜绝乡村两级举债建设。严厉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持续降低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

严防项目管理风险。严格落实《政府投资管理办法》,全面提升项目建设顶层设计水平,建立健全项目投资管理机制,优化预算评审、项目变更、竣工验收、评审结算等重要环节制度设计,确保政府投资项目全周期管控到位。

严防要素制约风险。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科学制定用地计划,依法规范用地行为。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完善林地利用审批制度,加强水生态空间管控,规范资源开发秩序,严厉打击非法侵占河道、林地、生态保护红线等违法犯罪行为。积极推进综合执法改革,促进执法向基层下沉延伸,实现乡镇一支队伍管执法,坚决守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底线。

严防社会治理风险。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长效常治体系建设,保持扫黑除恶高压态势。以防范化解网络舆情风险为重点,增强意识形态领域应急处置水平,创造良好的网络舆情环境。深化智慧隆化服务平台应用,实施全域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构建智慧型社会治理体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着力防范化解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抓好护林防火、防汛抗旱、信访维稳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八)围绕民生福祉改善聚力攻坚。坚持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加快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力办好事实事,切实增强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

夯实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好人大代表票决的民心实事。扎实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新增城镇就业4300人以上,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00人以上,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强化社保医保基金管控,建立风险防控长效机制,持续扩大保险覆盖面,年内新增各类参保人员2000人以上,城乡居民医保、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严格落实特困人员、残疾人、优抚对象等兜底保障,城乡低保按全市标准提标。

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加快推进新水源地建设,抓好乡镇集中供水、农村供水保障项目建设,年内新改建输水管网195公里、新建小型水源工程29处。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项目16个,新改建10千伏线路98公里、低压线路73公里,新建配电变压器130台,提升全域供电保障能力。抓好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力争省道塞长线年内开工,新改建通村道路40公里,全力争创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积极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力促韩麻营客运站建成投用,县城、热河皇家温泉康养度假区至承德高铁南站公交专线年内开通。加强5G基站建设,推动5G+行业应用,实现县域5G网络全覆盖。强化教育卫生基础配套,加快推进新职教中心建设,年内确保第六小学、第七小学开工建设,县医院整体迁建、中医院病房改造以及7所农村薄弱学校改造提升工程全面建成。

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坚持疫情防控指挥力量不变、预案措施不变、属地责任不变,健全完善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充分发挥“大数据+网格化”作用,加大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境外人员、无症状感染者、无码红码等重点人群检测查验力度,强化冷链食品监测消毒,落实闭环管理和集中隔离措施,堵塞疫情反弹漏洞。推进“医共体”建设、医疗信息化管控和分级诊疗,强化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切实增强医疗卫生服务保障能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夯实防控主体责任,构建全方位防控链条,坚决防止聚集性疫情发生。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面对发展的重任、人民的重托,我们坚持把加强自身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切实增强依法行政、高效理政和廉洁从政能力。

坚持事争一流,打造担当实干的务实型政府。从县政府领导班子做起,谁主管谁负责、谁牵头谁协调,大事出主意,难事想办法,只为成功找路径,不为失败找理由,集中精力抓落实。健全目标管理机制,推行“四干三清单”工作法,强化行政问效,严格督查考核,一切用数据说话、靠行动开路、凭效果检验。

坚持执政为民,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时刻牢记为民宗旨,践行群众路线,问政全县、问计各方、问需于民,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不足,研究破题的思路和办法。优先保障民生资金,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坚持依法行政,打造公平正义的法治型政府。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化解矛盾、促进发展。认真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规范和扩大政务公开,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坚持严格自律,打造忠诚干净的廉洁型政府。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惩治各种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坚持依法依规办事,规范财政资金使用管理,加强重点领域监管,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环境。

各位代表,宏伟的蓝图已经绘就,跨越的脚步催人奋进。让我们在中共隆化县委的坚强领导下,齐心协力,锐意进取,努力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附件: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1.“1368”发展战略。指县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确定的全县整体发展战略,“1”即始终以生态强县、绿色发展为引领;“3”即全面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全面融入以首都为核心的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全面融入承德市“三区一城”建设;“6”即守底线、强动力、快转型、提质量、补短板、惠民生六个总体要求;“8”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壮大特色产业、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强化改革开放创新、构建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深化社会治理、保障和改善民生八项重点工作。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项被称为“需求侧”。与此对应的,就是供给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3.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最终实现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4.“四个不摘”。指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监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保障贫困群众持续增收,防止返贫。

5.“ABCD”分类式管理。指根据扶贫脱贫标准,将全县所有农户分为“A、B、C、D”四类户。“A类户”即:收入较高、“两不愁三保障”均达标的农户;“B类户”即:脱贫享受政策的农户;“C类户”即:未脱贫的农户;“D类户”即:重点防贫对象、低收入户、低保对象、分散供养五保户、重病户、重残户、老旧房屋户。

6.“八字工作法”。指扶贫脱贫基础规范提升工作的“备、训、访、帮、档、验、录、示”八字工作流程,“备”,就是做好前期准备;“训”,就是搞好三级培训;“访”,就是逐一入户走访;“帮”,就是制定帮扶计划;“档”,就是规范完善档案;“验”,就是逐级组织验收;“录”,就是录入信息系统;“示”,就是进行公示公告。

7.“一主两辅”。指我县农业产业发展重点,“一主”指肉牛产业,“两辅”指以蔬菜、草莓为主的设施农业和以果品、中草药、苗木、大榛子为主的林果产业。

8.“四区三带”产业布局。指我县农业产业发展布局,“四区”即省级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热河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以韩家店为核心的道地中药材示范园区、以经济开发区食品药品园区为基础的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三带”即隆东休闲旅游农业产业带、隆北现代农业产业带、隆西循环农业产业带。

9.“政银企户保”。为从根本上破解贫困户“贷款难”问题,我县创新实施“政府担保贴息、银行降槛降息放贷、贫困户入社参股、保险兜底保障”闭合式运行机制,形成了“政府、银行、农业企业、贫困户、保险”五位一体的“政银企户保”金融扶贫模式。

10.“险资直投”。即政府和保险公司共建风险金账户,政府注入风险金,保险公司按照1:10比例贷款融资,形成“政府+保险+资金池增信”融资合作平台,解决全县肉牛产业发展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11.“两方四送三服务”。指我县开展慢病患者精准管理的工作做法。“两方”即:健康教育与慢病治疗用药“双处方”;“四送”即:送医、送检、送教、送物;“三服务”即:服务贫困人口、服务慢病患者、服务大病患者。

12.“一带两轴、一核四区多节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指我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一带”,即承围公路沿线发展带;“两轴”,即县域横向的三白乡村振兴发展轴、纵向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轴;“一核”,即中心城区,包括隆化镇、汤头沟镇、蓝旗镇部分区域形成的城镇重点开发建设区;“四区”,即西部生态休闲农业集中发展区、北部设施农业集中发展区、中部绿色产业集中发展区、东部文旅康养融合发展区;“多平台”,即县域重大产业发展平台,包括隆化经济开发区、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隆化多金属产业园区、高效设施生产功能中心、温泉康养示范中心等。

13.河长制。指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辖区内河流的污染治理。凡是流经该区域的水,从日常保护到排放监督全程管理,出现污染问题由“河长”负总责。

14.碳达峰、碳中和。碳达峰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15.“五清三建一改”。五清,即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清理残垣断壁、清理杂物;三建,即对清理出的场地规划建设小游园、小菜园、小果园;一改,即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

16.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指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促使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

17.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即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18.“医共体”。我县为深入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探索实行了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医疗共同体机制,即县级医院“收编”乡镇卫生院,并实施人事、财务、业务、绩效统一管理等系列配套改革措施,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诊疗模式。

19.PPP。PPP为英文缩写,即“公共私营合作制”,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